-
《方志中国》
共10集,完结
纪录片
源远流长的地方志堪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它与国史、家谱一起,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和文化传承方式,地方志在中国历史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资治、教化、存史的三大功能,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同寻常的独特地位和深远的文化影响。不但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地方志也显示出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宝贵价值。在美国、在欧洲、在日本的许多国立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古籍中,有着大量丰富的地方志史料,为确立汉学研究、推进中国研究发挥了极大作用。
-
《聆听中国》纪录片
共2集,完结
纪录片
从“声音”的角度出发,在我国15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了一批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通过点滴的收集和真实的记录,让观众“聆听”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
《驯虫记》
共1集,完结
纪录片
红牙黄生长在中国最优质蟋蟀出产地——山东宁阳,它为争领地刚经历了一生中的首战,就被捕虫人捉住,贩卖给了虫友李金圣。李金圣看出红牙黄是一只非常有潜力的蟋蟀,于是对它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努力要把它培养成赛场上的角斗士。
-
《中国三峡》
共2集,完结
纪录片
影片选择了以灾难片的表现手法作为切入点,再现历次长江洪灾的惨景,以此凸显出由于长江水患和百姓安危,三峡工程才最终得以修建。影片还重点表现了史无前例的三峡大移民以及大搬迁,揭秘了三峡建设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情节。
-
《长城:中国的故事》
共12集,完结
纪录片
长城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承载了不同民族共同的荣誉与梦想。这部12集的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通过中国长城诞生、兴盛与衰落的故事,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细致梳理,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对比碰撞,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城,读解古老中国如何成为今天的模样。
-
纪录片《中国封面》
共2集,完结
纪录片
回望共和国70年的足迹,世界是怎样逐渐看清了新中国的模样?那些中国面向世界出版发行的杂志和书籍,无疑是一个难得而重要的窗口。纪录片《中国封面》聚焦中国外文局70年出版成就,它引领的中国对外出版事业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封面”。
-
《中国队长》
共12集,完结
纪录片
《中国队长》系列纪录片关注各个行业工作团队的队长,讲述队长作为团队运转核心的故事。既是一个行业的切口,一座城市的切口,也是观察社会的一种特殊窗口。通过讲述中国队长的故事,鲜活地呈现不同职业的要求,让观众深切感受时代的变化,凸显劳动者的智慧和担当。
-
《城中村芭蕾梦》
共2集,完结
纪录片
讲述两个跟随父母在深圳打工的女孩追求芭蕾梦想的故事。她们所在的城中村有一所教授芭蕾舞的学校,校方对打工子弟免费提供舞蹈教育,孩子们在练功房挥洒汗水,希望舞蹈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最终,她们并没有被专业艺校选中,失落之余,她们反而体会到舞蹈带给她们的快乐。
-
《中美外交档案解密(精编版)》
完结
纪录片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一直“冷眼相对”,经历了长达23年的冰冻岁月。刚刚上台的美国政府尼克松突然改变了对华政策,急切地要求美国大使在华沙向中国传递试图接触的信息。面对美国“投石问路”的试探行动,中美之间怎样能打开这扇冰封已久的大门。
-
《孙中山的葬礼》
共3集,完结
纪录片
本片从孙中山1925年病逝、1928年北京西山谒陵,以及1929年南京奉安大典三个事件,揭秘从孙中山逝世到完成葬礼全过程,同时讲述蒋介石在国民党内权力结构变化中如何逐步走上权力的高峰,并对时局产生深远影响。
-
《中国威尔逊》
共3集,完结
纪录片
100年前,英国植物学者威尔逊(最早的植物猎人之一)来到中国西部考察植物,他拍摄的大量照片成为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考据。100年后,中国植物学者印开蒲,在15年间重走威尔逊之路,参照老照片,原机位、原景别地拍摄200多张对比照片,展现了当年照片里花草、地貌、景观以及人物今天的模样。该片用鲜活的影像,记录下百年变迁,百年前后的影像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令人感慨百年时空的变与不变、世间万物的随风而逝或亘古永恒,提醒我们重新认识对待自然和生命的态度。
-
《浴血中条山》
共3集,完结
纪录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在华北只剩下中条山最后一块地盘。从1938年起,日军开始重兵围攻中条山,在国民党军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的顽强抵抗下,粉碎了日军连续三年的围攻。但最后,由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导致中条山战役最后时刻全线溃败。
-
《中国住房》
共3集,完结
纪录片
通过普通家庭和普通人的真实感受,介绍了中国住房建设和体制的变化。该片从棚户区改造、保障房改造、农村住房改造、老城区保护、地震灾区改造等方面详实地介绍了中国住房改变的历程。
-
CCTV-9《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
共3集,完结
纪录片
系列纪录片由美国知名电视主持人、设计师丹尼•福斯特、澳大利亚医药学工程师乔丹•阮以及英国人类学家玛丽安•奥赫塔共同主持,他们将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探索在这个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全片分三集。第一集 “人民情怀”,讲述精准扶贫、医改、教育、高铁建设等民生领域的故事,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第二集“大国治理”,讲述供给侧改革、科技创新、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案例,集中阐释中国的新发展理念和成功实践。第三集英文名合作共赢,讲述“一带一路”倡议、肯尼亚蒙内铁路、中欧班列等故事,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
-
《中法建交秘闻(精编版)》
完结
纪录片
在60年代最初的五年时间里,法国是唯一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在中国外交史上,与西方大国建立完全性质的大使级外交关系,这还是第一次。影片讲述了中法建交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
纪录片《美丽中国》
共4集,完结
纪录片
该片以生态文明是人类又一崭新文明形态的站位高度,阐释“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思想内涵。表现形式以鲜活的普通人物故事切入,生动反映中国生态环境改善给广大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健康中国》
共4集,完结
纪录片
讲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告别“东亚病夫”走向全民健康的伟大历程。该片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的电视文献纪录片,记录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艰难曲折的发展振兴之路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
《中国功夫探秘》
共4集,完结
纪录片
四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外,跟随不同的师傅,分别学习少林、武当、咏春、八卦掌等不同流派的中国功夫,该片记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国功夫的认识,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既将古老的中国文化纳入国际视野,又将现代的西方文化融入深厚的中国韵味之中。通过西方文化视角以及对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揭示中国功夫的文化内核与精神奥秘。
-
《1921点亮中国》
共5集,完结
纪录片
上海广播电视台自2005年以来经过长期研究和海量资料的搜集工作,发现一批珍贵的中国共产党建党资料保存于世,其中包括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以及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1922年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的影像;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1922年在莫斯科参加远东人民代表大会的影像。这些以前国内从未见过的影像资料,最终在俄罗斯被找到,经复制后带回国内。通过这些珍贵的影像,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带来巨变的历史必然性。
-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
共3集,完结
纪录片
每集都呈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节庆盛况,讲述了充满人情味的中国故事。这种温情和人文关怀正是春节的核心精神。一张张喜气洋洋的中国面孔,一声声清脆响亮的“新年快乐”……该片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古老国度,一场民俗盛会与全民狂欢,是一次透过海外视角洞察中国新年的新颖尝试。
-
《中国的宝藏》
共6集,完结
纪录片
本片从“家族与祖先”、“汉字的力量”、“国际化中国”、“中国制造”、“科技的艺术”和“饮食的艺术”等六个方面,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中国的文化传统与价值理念,同时也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当代中国的形象。本片以西方人的视角审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使得其在国际传播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也为中国人解读自己的文化提供了新鲜的角度。
-
《淞沪会战—中日海空大决战》
共4集,完结
纪录片
淞沪会战,是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也是中日第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决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对决之惨烈,绝无仅有。这一战的背后,是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在工业刚刚起步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抵抗军工实力雄厚的日本侵略者的。起初,作为最高指挥的蒋介石,因为他的犹豫徘徊,失去了最佳战机,随着中国空军的优势逐渐丧失,海军和陆军又是如何完成自己悲壮的卫国使命的。该片通过展现中、日空战的一次次较量,来呈现中日高层计谋的博弈,和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
-
《美丽中国》
共6集,完结
纪录片
6集纪录片《美丽中国》由英国BBC电视台与中国中央电视台联手摄制,总长约6个小时,拍摄时间历经3年,摄制组行程跨越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拍摄了50多个国家级的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还有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拍摄的高清影像素材总长超过500小时。从极北的赫哲人的生活,到云南的亚洲象,从中华民族标志性的长城,到西南边陲的苗族村寨,从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到秦岭的野生大熊猫……片中80%的画面都是自然取景,即使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也是第一次看到中国鲜为人知的一面。
-
《复活的档案: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
共5集,完结
纪录片
北京王府井大街,中国最著名的商业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街曾经有过一个英文名字,莫理循大街。自从莫理循在北京定居之后,他经常会请照相师傅上门,给他的大家庭拍照。先拍自己与仆人的大合影,再拍仆人与家眷的合影。之后拷贝多份分发。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莫理循离开北京那一年。
-
《大风歌-中国一战沧桑录》
共5集,完结
纪录片
影片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纪初的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参战之争、民族工业的勃发、14万劳工在“绞肉机”佛兰德斯战壕的日夜、平民教育的初兴、十月革命、公理战胜、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科学玄学大讨论。一段对我们今天影响至深的历史,列强夹缝中的弱国外交,触底反弹的民族复兴。一战之前,中国不能称为“国”,只是几千年朝代的延续;中国人还不是“国民”,只是蒙昧的臣民。一战之后,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巴黎和会的刺激引发了“五四运动”,民族主义第一次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从此中国像个“国”了,中国人像个“人”了。
-
《亚运在中国》
共5集,完结
纪录片
广州亚运会开幕之前,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历时一年,精心打造了纪录片《亚运在中国》,回顾和梳理亚运与中国的这二十年。纪录片共五集,坚持人文化记录的表达方式,将把主体人物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中,通过个体命运的跌宕调动公共记忆,折射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