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尽头相遇
HD
科幻片
这部纪录片的编剧、导演和旁白均由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来担当,记录了他与剧组前往南极洲拍摄当地生物、居民以及独特地理风貌的历程。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一部关于南极著名的企鹅的影片,而是去探索南极的人类生活,以及壮丽神奇的南极洲美景。他们前往由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南极计划部门运作的南极洲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位于罗斯岛的麦克默多站进行拍摄,在当地采访了一些在作业、后勤、IT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援的成员后,他们陆续前往海豹基地、潜水营地等南极洲人类扎营的地点,沿途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包括细胞生物学家塞缪尔·宝泽(Samuel Bowser)、动物学家占·保罗斯基(Jan Pawlowski)、企鹅研究学者大卫·安利(David Ainley)等在内的简短访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拍摄探索的并不在于展现科研领域,而在向大众揭示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本片提名2009年第8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
走钢丝的人
HD
动作片
1974年8月7日,法国杂技名人菲利普·珀蒂(保罗·麦克吉尔 Paul McGill饰)在纽约世贸大厦高达110层(412米)的两座大楼之间,完成了一次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举——搭起了一条横跨天穹的钢索,完成了长达45分钟的大胆表演。谁也想不到,这个害羞的25岁男孩菲利普,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缜密调查筹划,突破层层关卡,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这次极其危险而疯狂的“艺术犯罪”。菲利普在钢索上或跪或躺,时而慢行时而舞动。影片镜头细腻地捕捉到了当年无比惊险的分秒,并生动地重演了现场,再加上人物访谈等多种手法,使得这部逐梦世贸大厦间的纪录片,在美国911事件后,弥足珍贵。 这部由BBC、Discovery和UK Film Council联合出品的传记类纪录片《走钢丝的人》,荣获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2009年第6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英国影片,及2008年第21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
-
白钻石
HD
动作片
德国导演沃纳•赫尔措格(Werner Herzog)即使不是唯一,但也可以列入世界上最富冒险精神导演行列了。他的影片往往充满了刺激和挑战,或在热带雨林和另一个疯子克劳斯•金斯基打造陆上行舟的奇景,或与各种危险动物近距离接触,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2004年的《白钻石》中,赫尔措格引领观众简要回顾飞机和氢气球的发展史。接着便带出本片另一个主角——研究氢气球的格雷姆•多灵顿博士(Graham Dorrington 饰),一个14岁时被火箭炸掉两根手指、同样富有冒险精神的男人。他们将乘坐多灵顿发明的氢气飞船圭亚那内陆的顶端丛林,以人类的柔弱之躯向自然发出挑战与膜拜。
-
持摄影机的人
HD
恐怖片
本片是苏联纪录片导演,“电影眼”理论的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的代表作。电影主要拍摄于乌克兰的敖德萨市,摄像师是维尔托夫的哥哥米凯尔•卡夫曼(Mikhail Kaufman)。影片主要分观众入席、城市黎明、人民的工作与休息、体育运动和艺术实践几部分,通过刻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呈现苏维埃新社会中的一个理想城市。摄影师米凯尔•卡夫曼在拍摄的同时也出现在电影画面中,首创了“自我暴露”的电影形式。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性突破意义的纪录片中,维尔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进、慢动作、画面定格、跳跃剪辑、画面分割等前卫剪辑手法,并采用了仰角、特写、推拉镜头等新颖的拍摄手法,并制作了一段定格动画。
-
细细的蓝线
HD
动作片
本片采用了事件重现的方法再现了197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一起枪杀警察案。导演埃罗尔•莫里斯(Errol Morris)11年后采访了被判死刑、后转终身监禁的犯罪嫌疑人兰道•亚当姆斯(Randall Adams)、指证亚当姆斯的惯犯大卫•哈里斯(David Harris)、当年案件审判的三位证人米勒夫妇和麦克•兰道(Michael Randall),以及参与此案侦破与审判的警察、法官与律师们。通过不同人物对案件发生情形不同角度的描述,莫里斯成功证实了亚当姆斯的冤屈,并借片中一位公诉员之口点名警察是区分一个民主社会与极权的“细蓝线”。 此片的公映在美国引起极大反响。德克萨斯罪犯申诉庭推翻了对亚当姆斯的判决。由于达拉斯拒绝对此案进行重审,亚当姆斯终于1989年被无罪释放,后成为积极反对死刑的社会活动家。本片也成为美国纪录片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赢得国际纪录片协会大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并入选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保护名单。
-
电影梦
HD
动作片
这部纪录片真实再现了德国电影大师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用近五年的时间在秘鲁亚马逊热带丛林中艰难拍摄完成震撼世界的名片《陆上行舟》(Fitzcarraldo)的过程。本片记录了这段电影人寻找梦想的过程,但这绝不是一部现今发行电影DVD时几乎必附的幕后花絮纪录片,他没有对影片吹嘘拍马只是忠实纪录影片拍摄时面对的众多不可思议的困难日子以及一个为了电影近乎疯狂的导演。
-
摄影艺术百年史
HD
纪录片
摄影术诞生170年来,它使我们愉悦,为我们服务,令我们感动,偶尔也会让我们失望,但是它通过揭示世界表象背后的神秘的陌生让我们兴奋。那就是摄影真正的魅力。 跟随BBC Four的六集系列片《摄影演义》,我们一起领略什么使得那些摄影作品如此特殊,让我们无法忘记。
-
拾穗者
HD
动作片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时代法国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是出于反对浪费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还有一条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毫不相干、其实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访一位兼做心理医生的葡萄园主,与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谈论电影问题。此外,本片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不时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即使当她在镜头后面时也有意地适度表现自己,而且有些镜头是她亲自拍摄的。 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本片的完整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其中“女拾荒者”是指瓦尔达本人。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瓦尔达本人也是拾荒,她在拣拾被人遗忘的记忆。本片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瓦尔达创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性数码纪录片,而且表现在影片作者巧妙地把握了“唯我”与“主观”以及电影作者的“自我”与被拍摄的社会现实中的“别人”之间的细微界限。这部影片是用DV拍摄的,然后扩转成35毫米电影胶片发行,曾经在30个月的时间里获得过30个奖。
-
一封关于父亲的信
HD
动作片
一个电影制片作记录片在缅怀自己被杀的好友时却发现那个杀死他的女人原来怀着被杀好友的孩子。 导演库尔特极为强大的纪录片,初衷是为缅怀被杀的朋友安德鲁巴格比,他在2001年被疯狂的前女友谋杀了。然而,当库尔特飞越大半个地球去采访杀死巴格比的女凶手的朋友和家人时,发现那个女凶手雪莉特纳,早已逃到纽芬兰逃脱逮捕。由于加拿大法律背后的干预保护,她仍是自由人;在此期间,她透露她怀了安德鲁的孩子。大卫和凯瑟琳(安德鲁巴格比的父母)知道这个女人得为他们儿子的死负全责之后,他们也去了纽芬兰,以便更接近自己的亲孙子。然而这让事情变得更糟。
-
与狗同行
HD
纪录片
Vanessa Engle 为了探索人类与狗的神奇关系,她花几个月时间在伦敦北部的Hampstead Heath公园采访遛狗的人们,提问为什么他们会有一只狗和他们的狗在他们的情感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她所遇见的人都很乐意分享他们与狗的故事,其中好些故事很感人,令人惊讶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A film by Vanessa Engle exploring our remarkable relationship with dogs. Over a number of months in north London's Hampstead Heath, Engle approached people who were walking their dogs to discover why they have a dog and the role their dog plays in their emotional lives. The people she meets tell their stories, many of which are moving, surprising and profound.
-
山村犹有读书声
HD
剧情片
法国奥弗涅地区的中心平原,山村的生活恬淡宁静,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在这个小村庄里,有一座似乎穿越了时空、如古时私塾般的学校。一个老师,一个班级,几名不同年龄的孩子。乔治(Georges Lopez),村中唯一的老师,20年中送走一批批学生。这所学校如同与世隔绝一般,静静走过春夏秋冬,乔治和孩子们读书、学习、玩耍,用平淡的言语带他们认知眼前的繁华世界…… 本片荣获2003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剪辑奖、2002年欧洲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03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影评人奖、2004年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2002年路易德吕克奖。
-
传奇字体
HD
纪录片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传奇字体》,讲述了Helvetica字体从起源诞生到它的特性和影响力,影片访谈了不同时期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畅谈这款简洁、直接、醒目的传奇字体背后的故事。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
-
旧世界群像
HD
动作片
捷克斯洛伐克1972年影像大师杜桑·哈那克执导的一部黑白纪录片,是其电影生涯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也是捷克电影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拍摄完成后,因其主题过于灰暗,关注乡村中命运悲惨、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无法通过捷克电影局的审查。捷克文化部长、诗人Miroslav Valek出面挽救了该片,将其更名为《旧世界群像》而转移了审查的压力。 这部纪录片的灵感来自马汀马伦克拍摄的老年人物肖像摄影。看似奇特的人物常隐藏着悲剧性的命运,他们因为贫穷、自私、疾病或老迈而频频挣扎,却又同时对抗着这世界。
-
设计面面观
HD
喜剧片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设计面面观》是一部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长篇独立纪录片。影片详尽地展示了创造工业产品流程的实录片断,并记录了与世界顶尖设计师们的交谈与讨论。导演Gary Hustwit用洞察深切的镜头记录了这些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工业设计产品,看似稀松平常的设计背后,却是设计师们倾尽全力的良苦用心。 《设计面面观》中采访到的设计师们包括: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Paola Antonelli,慕尼黑BMW首席设计师Chris Bangle,巴黎兄弟设计组合Ronan & Erwan Bouroullec,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Walker艺术中心平面设计师Andrew Blauvelt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正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促使我们去思考得更多更多。
-
轮回
HD
喜剧片
(本剧无对白)灵动的音符与舞步,天真无邪且充满信仰的双眸,开启了一段关于无始劫来轮回不休的沉思之旅。塔庙林立的蒲甘,华丽庄严的教堂,是人类千百年来对神性乃至觉悟的向往。斗转星移,物我两忘,风水雨火肆意涂抹着大地的容貌,所谓崇高的生命在自然的心中不著痕迹,蕞尔不及碎遍三千大千世界后的一抹微尘。只是,颠倒众生,刹那视若永恒,朝夕奔忙,不曾停歇,以污泥、刀锋涂改着各自的容颜。自诩万物之主,左右你我他的生命。从天上到地下,从高山到深洋,征服了如梦如幻的器世界,用光怪陆离的玩具将其装点,终不免在永业的轮回中败下阵来。一切无常,正如华美庄严的坛城,轻轻拂拭,还为尘沙…… 本片历时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荣获2012年读柏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最佳纪录片奖。
-
致希斯·莱杰
HD
纪录片
希斯莱杰在与他同辈中的演员中可算是功成名就,可悲的是,在2008年1月22日,这名被新加入到电影演员明星名单的人却在他的30岁生日之前去世了。他的名字就是希斯莱杰。 希斯莱杰是在他这一代中一位最具魅力的演员。他在21岁的时候带着骑士传说这部电影从而使自己的好莱坞事业有了一个高的起步点,他复杂的角色变化,尤其是反面角色,总是给人一种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表现,完全颠倒了他在别人心目中青年偶像的地位。他的突然去世震惊了电影界,生前未完成的工作现在已成为他的遗产。这部纪录片也探采访了他的亲属们。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HD
纪录片
本片跟随记录了素有当代行为艺术祖母之美誉的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 Marina Abramovic 饰)于2010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的大型回顾展Marina Abramovic: The Artist Is Present的全过程。该次展览中,艺术家曾经最著名的几件行为艺术作品通过受邀的30位年轻当代艺术家重现,而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本人则在对艺术与人类无限的追逐反思中再次创作了一件惊世骇俗却又动人心扉的行为艺术作品。同时本片还回顾了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与曾经的灵魂伴侣Ulay之间的爱恨情仇。而Ulay与玛瑞娜在表演现场的和解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本片获得2012年圣丹斯电影节、2013年美国独立精神奖等多项提名,并夺得2012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
-
塑料成瘾
HD
喜剧片
现在还有什么东西不用塑料做?塑料在任何家庭中都已经成为最普通的物品——它便宜,用途多样而且耐用。然而塑料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并且虽然它看起来容易丢弃,许多种塑料并不容易回收,所以大多数塑料物品注定将永远成为垃圾。更糟的是,塑料加工经常产生有毒废物,处理废品塑料产品的方式是隐藏问题——大规模的陆地堆填和海洋倾倒,而不是解决它。影片制作人Ian Connacher探寻了不负责任的成瘾的塑料使用所造成全球环境影响的后果。
-
人体内旅行
HD
纪录片
从我们的第一声啼哭到最后一次呼吸,我们的身体正经历着不断的微妙变化。我们的每一个本能动作以及从外界受到的每一次刺激,都通过我们的皮肤、骨骼、器官、肌肉以及细胞得以体现。我们一生中平均呼吸7亿次,成年人的骨架每7-10年更换一次,身体每分钟会死掉3万个皮肤细胞,我们吃下的食物从口至肛门要经历9米的旅程。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细微瞬间,其实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系统奇妙的变化过程。 现在,国家地理频道(NGC)将采用显微摄影技术、先进的医学技术和心脏断层(CT)显像技术,带领你一起进入人体的肌肤深处,与你一同见证我们从幼年、青年、成年到老年过程中,人体是如何运作、成长和成熟的。
-
太空一年
HD
纪录片
在国际太空站逗留近1年的美国太空人凯利和俄罗斯太空人科尔尼延科,昨天联同另一俄太空人沃尔科夫,乘坐「联盟TMA-18M」号太空船安全返抵地球,凯利更以340天,创下美国太空人单次逗留太空时间最长纪录,为未来火星载人任务铺路。
-
赝品
HD
喜剧片
厌倦了逃亡生涯的匈牙利赝品画家艾米尔•德霍瑞(Elmyr de Hory)于1969年回到西班牙伊维萨岛,成为岛上名人,并结识了美国作家克利福德•艾尔文(Clifford Irving)。导演奥逊•威尔斯在介绍艾米尔•德霍瑞的同时穿插讲述了曾轰动一时的克利福德•艾尔文造假美国飞行业大亨霍华德•休斯自传案,随后又杜撰了女友欧嘉•蔻达(Oja Kodar)与毕加索之间的一段奇事。真假穿插中,奥逊•威尔斯提出了“艺术是什么”与作品归属权的问题。 本片是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的最后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大部分镜头素材来自由艾尔文•克利福德编剧,法国导演弗朗索瓦•莱兴巴赫(Francois Reichenbach)导演的关于匈牙利赝品画家艾米尔•德霍瑞的BBC纪录片。
-
我们到底知道多少?
HD
喜剧片
阿曼达(玛丽·玛特琳 Marlee Matlin饰),一位离婚的普通摄影师。她每日的生活平淡又死气沉沉,直到一日她经历了一段犹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般奇妙梦幻的时光。影片惊人的视觉特效让观众置身于阿曼达的神经世界里,一览微妙的细胞、分子甚至是量子世界。影片采访了多位著名学者,讨论关于真相、记忆、眼睛、大脑等深奥的话题。 本部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影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融合了纪实、剧情、视觉特效、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法于一身,充满着量子论、物质、真理等一系列深奥玄妙的概念,构建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量子世界。在这个看似稀松平常的未知领域里,到底何为真实。
-
变态者电影指南
HD
恐怖片
由英国女导演索菲亚·菲尼斯执导,由当今最为耀眼的国际学术明星之一斯拉沃热·齐泽克(斯拉沃热·齐泽克 Slavoj Zizek 饰)担当编剧、主持人的纪录片《变态者电影指南》,将为电影发烧友呈现一部殿堂级的饕餮盛宴。 在长达150分钟的影片中,拥有超凡魅力的斯拉沃热·齐泽克妙语连珠,引用希区柯克、大卫·林奇、塔可夫斯基、沃卓斯基兄弟等著名导演拍摄的42部经典电影桥段,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探秘电影背后的隐匿镜头语言,引导观众思辨自身与电影之间的联系。作为拉康理论最重要的继承人,斯拉沃热·齐泽克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被一些学者称为黑格尔式的思想家。
-
含泪活着
HD
剧情片
经历了十年动乱,知青丁尚彪和妻子返城回到上海,学业中断,身无一技之长,令他在这个充满变革的社会里举步维艰。在朋友的鼓励下,丁尚彪于1989年6月飞往彼岸的日本,开始了求学创业之路。在北海道的阿寒町,他和一众同胞为了未来努力学习,最后却不得不迫于生计逃离这里,成为一名非法滞留者。在此期间,他的想法发生转变,眼见自己的学业无望,于是丁将全部心血花在女儿身上。拼尽全力打工,只为将女儿送往美国留学。15年的日本岁月,一家人天各一方,辛酸、喜悦、误会、理解,万般情感,言语难尽…… 本片为系列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收官之作。